一、现实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现实基础
“十二五”时期,我院紧紧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农业生态安全、食品质量安全以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要求,深入实施科技创新、科技服务两大计划,经过全院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科技创新能力跃上新台阶,科技人员年均经费数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创新平台条件规模水平名列全国省级农科院前茅;全院承担国家级项目数量较“十一五”增长近2倍,获得省部级一等奖较“十二五”增长20%;育成一批节水、高产作物新品种,研发了一批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的新技术,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科技服务有了新提升,在常年服务千家万户农民的同时,更加注重向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打造了一批“技术过得硬、示范效果好、农民评价高”的示范基地。在扶贫方面,推进了依靠科技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脱贫转变。积极实施农业科技“走出去与请进来”战略,国际交流、人才培养、项目合作取得新进展,获得项目经费超千万元。在对内合作上,推进了与国家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省市同行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深度合作,增强了创新活力,共同研发推出了一批重大成果,一批创新人才进入国家队行列。
我院科技工作在“十二五”时期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与我们承担的责任和使命相比,依然还面临着许多问题:一是在发展观念上,需聚焦需求、强化开放合作,向国内、国际一流水平看齐;二是在人才队伍建设上,需解决人员不足与尚未满足特色优势领域需求问题;三是在平台建设与资源配置上,系统化程度不高,缺少综合研究体;四是在政策措施上,需制定更加有利于吸引人才、激发创新活力、稳定队伍的政策。
(二)面临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期、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攻坚期、全面建成农村小康社会的决胜期。特别是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既对农业科技创新提出更高的要求,又使我院科技工作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合作开放机遇。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为推进我院科技工作加快“走出去”提供了重要机遇。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京津冀农业科技合作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北京携手张家口成功获得冬奥会举办权,为我院开展广泛合作、协同创新,创新农业产业和农业产业的业态,打造国际化的现代农业,提供了难得机遇。二是转型升级机遇。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促进农业由生产主导型向有效消费需求引导型转变,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挖掘农业多功能性等,对拓宽创新研究领域,提出了新任务、新目标和新要求。三是产业发展机遇。国家和省出台的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以及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脱贫攻坚、山区综合开发和美丽乡村建设等举措,为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四是深化改革机遇。《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颁布,科技体制机制的深化改革,为激发创新活力、促进科学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氛围。
同时,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河北农业现代化道路,为全院科技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研发农业高效增收的生产模式、研发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技术措施、研发环境友好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发展路径、研发适宜京津冀消费需求的高端产品等,为我院科技创新提出了更加繁重任务。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扩大开放合作,增强创新动力、厚植发展优势,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加强产业节点重大关键科技问题协同攻关,促进科技与产业结合,强化农业产业关键技术在现代农业园区的集成创新和示范,为促进我省农业转型升级,为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为统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山区综合开发、乡村旅游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创新 贯彻落实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政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强化创新劳动与应得收入对接,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挖掘科技人员的创造性,激发科技创新活力,释放科技创新潜能,提升创新能力。
坚持协同创新 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聚焦全省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加强与京津及国家级科研团队和国际科研力量的协同,推进深度合作,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推进河北农业的科技创新。
坚持培育特色 在巩固提升现有优势专业基础上,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开拓新的学科领域,培育具有独特优势的创新团队,为打造综合实力国内一流,某些领域国际先进的农科院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服务产业 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重点破解制约农业产业发展、农业业态创新中的重大科技问题,推动科技成果与产业有效对接,提升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河北农业的转型升级。
(三)发展目标
根据我省和全国“三农”发展的需要,围绕把我院建成总体水平国内一流、某些领域国际先进农科院的战略目标。“十三五”期间要力争实现以下目标:
1.在支撑产业发展上,培育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突破性的农作物新品种;研发出20套以上产业急需的配套技术,并在生产上发挥主导作用;研发出一批可创造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物化型可转让的科技产品;获得省级一等奖以上重大科技成果奖励10项,获得一批有重要价值或战略意义的专利、发表一批有重要价值的论文。
2.在打造优势领域上,瞄准国际前沿,在作物快速育种、谷子杂粮研究、豆油作物育种、农田高效用水、病虫草害防治、药用植物、梨和板栗研究、滨海农业研究等领域,培育国际特色、达到先进水平;瞄准国内先进,粮棉油瓜果菜育种、资源环境、高端设施农业、智慧农业、农机农艺结合、循环农业、技术经济等领域,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3.在完善支撑条件上,围绕现有基础设施条件的完善、提升和深度利用,建成10个左右的仪器设备系统配套、田间设施功能齐全、技术展示效果良好、传播功能高效的集实验室-试验站-示范基地于一体的系统化平台;创建6-8个国内外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或成果转化基地)。
4.在培育创新团队上,打造有优势、有特色、有影响的创新团队30个。其中,至少有10支进入省级创新团队序列、3支进入国家级创新团队序列。
三、重点任务
根据任务要求,“十三五”期间,全院继续深入实施科技创新计划、科技服务计划。
(一)对接现代农业需求,深化实施科技创新计划
按照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要求,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在做大做强优势专业的基础上,推进创新能力提升,实施十大研究专项。
1.种质资源创制专项
探索重要作物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和遗传规律,揭示作物高产高效的生理基础、抗逆响应机理、源库平衡机制、雄性不育机理、杂种优势;积极开展作物远缘杂交研究,挖掘和克隆野生资源中的重要基因,发展实用的分子标记和简便高效的转基因技术。
完善河北省农业生物资源信息数据共享服务系统,加强新种质资源搜集,开展入库种质安全高效保存与有效利用技术研究;推进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结合,建立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组、表型组评价平台和数据库;开展重要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推进快速育种技术广泛应用,创制聚合优异基因、携带野生近缘种和地方品种优异特性、具有突破性利用价值的新种质。
2.新品种选育专项
推进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结合,开展重要性状优异基因和调控元件的发掘、定位、克隆、表达研究,筛选主要农艺性状的优良等位变异的分子标记,发展快速育种、分子育种等新型技术,建立分子设计育种技术体系。加强优异不育系和恢复系的创造与培育,提升杂种优势利用能力。加强作物发育规律研究,重点开展发育控制及对光、热、水、肥等资源高效利用的遗传机制研究。
主要粮食作物以提高产量、改进品质、增强抗逆性为主,培育节水节肥优质的突破性品种;花生、大豆、棉花、杂粮、蔬菜、果树、中药材、食用菌等以选育满足主导或多元需求的专用型品种为主,丰富品种结构。积极开展奶牛分子育种技术体系和群体改良研究。
3.耕作栽培专项
开展品种抗旱、耐热、耐寒、抗倒、抗病、耐瘠等特性的评价与鉴定,为抗性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技术或方法,为不同类型区节本增效和丰产高效推荐适宜的品种。
开展替代作物及其种植模式、休耕轮作模式研究,创新不同生态类型区的作物种植结构与制度,建立既有利于提高农业的效益、又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的现实可操作的储粮于地的技术模式。
开展粮食作物节肥、节药、省工、资源节约且高效利用的种植模式及栽培技术创新,在粮价顶“天花板”的情况下,发展降低“地板”的粮食生产技术。
开展油料作物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及棉花的节本增效技术研究。
开展果树、蔬菜的节水、节肥、节药、绿色生产技术及多功能种植模式研究,开展绿色、生态的药用植物及食用菌种植研究,发展有利于农民增收和农业业态创新的技术。
开展不同区域主要灾害的发生规律及不同作物成灾机理的研究,开展作物减灾技术与产品的研制,为减灾防灾提供技术支撑。
4.土壤保育专项
深化、强化测土配方施肥研究,并针对退化土壤、中低产农田改良与利用,开展土壤修复高效菌株(系)筛选、高密度发酵工艺研究,创制新产品,为保护土壤健康和耕地可持续利用、减少过度投入提供关键技术。
开展土壤生态环境评价及修复机理、地下水污染监测及风险评价、重金属在土壤作物系统中迁移累积规律研究,发展并建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农区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防控、典型农田重金属污染防控修复技术。
开展滨海盐碱地水盐运移规律、盐土低成本改良技术研究,建立标准化、系统化、精准化的耐盐鉴定技术体系,为科学利用盐碱地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针对滨海地区农业生境的特殊性,探索滨海农业的适宜生态系统、发展路径与技术模式。
5.水肥高效专项
开展土壤肥力演变规律、养分供应规律及作物养分需求规律、产量形成规律研究,进行土壤养分高效管理模式、高产高效施肥技术模式构建,研发减量简化施肥及有机替代节本增效技术,构建土壤改良、土壤肥力提升与土壤培肥、障碍因子排除、中低产田养分调控技术模式。
开展区域水资源承载力、作物优化布局、节水及高效用水技术研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产出效率。深入开展主要作物抗旱生理机制研究,挖掘品种生物潜力,形成抗旱鉴定指标体系及主要作物高产高效、节水、省肥配套栽培关键技术。
开展中低产田改造技术研究,提升中低产区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研发相应配套栽培技术模式,持续提升中低产区粮食生产能力和效益。
开展雨水集蓄、覆盖保墒、补充灌溉、水肥联合调控和环境友好型抗旱节水化学制剂创制,加强工程节水、农艺节水、管理节水技术研发。开展微灌和水肥一体化等节水、节肥技术、新型肥料及其农学与环境效应研究。
6.绿色生产专项
加强有益昆虫资源的收集、筛选、评价与利用,围绕天敌昆虫和授粉昆虫人工繁殖产业化关键技术、标准化饲养技术、田间应用技术、设施蔬菜、粮、棉、果害虫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开展深入研究,提高防治效果和繁殖效率。
加强有益微生物资源的收集、筛选、评价与利用,开展新型高效微生物农药创制、农药替代技术、农药协同增效技术、农药减量精准应用技术创新和集成,研发高效、安全、绿色综合的病虫害控制技术,形成高效施用技术体系。
探索杂草长期演替的规律及对作物发育的影响,发掘有显著控草作用的作物新资源,研究作物化感作用的生化机理和分子机制,提升农田杂草防控水平。
研究集成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的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生态调控技术,以及主要病虫草害发生规律、种型变异和抗药性演化、监测预警预报技术。
7.农牧结合专项
开展牧草种质资源引进、筛选、评价及抗逆、优质、高产饲草新品种选育研究,开展牧草种植模式与农作制度研究,构建草田高效耦合技术模式,形成牧草收获加工与草产品高效饲喂转化利用技术。
开展农畜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高效循环利用模式、高效发酵工艺、菌剂和产品高值转化等关键技术、规范和配套装备研究,为循环农业产业链构建提供关键接口技术。
8.农产品安全管理与加工专项
开展农产品生产过程无害化、标准化技术规程研究。发展同位素高效检测技术及其在农产品安全领域的应用。
开展农产品质量的高效检测技术及检测规范、安全评估体系建设研究,推进农产品质量管理的技术、标准、制度创新。发展农药残留与农药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提升我省乃至全国农药安全使用与管理的水平。
开展果品采后保鲜的生理与技术研究,研发防控水果品质劣变的技术。开展谷物及药用植物的加工工艺研究及产品创新,推进特色作物及药用植物的增值。
推进农业与医学的结合,用医学的理念挖掘、拓展农产品及农业系统的功能,推进我院在农产品加工领域和农业多功能挖掘上的超越,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造新的切入点。
9.现代农机装备专项
围绕河北省主要农产品产业化研发与之配套的智能化农机产品;研制适宜丘陵山区、设施生产、特殊作物的装备,支撑不同作物全程机械化发展;开展粮食与经济作物智能高效收获、设施智能化控制生产、农产品产后智能化干制与精细选别、畜禽废弃物智能化产地处理等技术装备、机械设备的研制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
开展农机农艺融合等轻简高效生产技术的研究与集成应用;开展资源高效利用型节能温室结构研究;建立适应我省和适于规模化经营体制的简约、低耗、高产、高效的全程机械化耕作技术模式。
10.信息化与现代农业融合专项
建立面向全院的大数据管理应用平台,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科研与生产上的应用。以小麦为对象,率先推动信息技术与作物育种的深度融合,探索大数据作物育种技术体系建设。围绕作物精准化精细化管理,开展生产管理和设施环境调控关键技术的自动化、智能化、精准化技术创新或引进示范。
(二)对接农村全面小康需求,深化实施科技服务计划
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山区综合开发、乡村旅游、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环首都农业科技示范带建设和政府、农民、企业的需求,依托全院优势,用好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京津冀协同创新中心,在区域农业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全产业链可控型精品农业、城郊型多功能休闲农业、农业物联网技术、农业与农村信息化等领域实施5大行动。
1.服务现代农业发展行动
在继续深化完善现有示范基地的基础上,加强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环首都农业科技示范带的对接,加强与当地政府、新型经营主体的联系,扩大示范基地成果展示和示范带动功能。在技术选择上,围绕产业链拓展和价值链提升,注重优新品种、安全高效集约生产技术及模式、信息化技术的综合示范应用,展示推广全产业链可控型精品农业、城郊型多功能休闲农业、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和生态保育型产品和技术模式,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示范展示和教育培训作用。
依托院科技专家服务团,面向社会开展应时、应急、应邀服务,做到生产关键时期有方案,防灾减灾工作有声音,服务生产经营主体有影响。
2.服务美丽乡村建设行动
着眼解决村居环境改善问题,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农村生活质量提升,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围绕环境保护、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人居及田园生态化等关键问题,开展乡村环境典型污染物溯源与承载力分析、乡村环境恢复与功能提升、废弃物资源化与农村能源利用、人居与田园生态化建设调研,构建一批具有差异的美丽乡村建设技术模式,指导一批乡村生产生活提质升级的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助强一批美丽乡村技术装备产业化企业,培养一批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形成一批市场驱动的美丽乡村建设推广模式。
3.服务脱贫攻坚行动
按照国家及省实施精准扶贫要求,大力实施科技扶贫。积极组织院科技专家到贫困县开展脱贫技术培训、现场技术指导、长期驻点帮扶等工作,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壮大。选取部分典型区,实行专家与帮扶农村(户)结对子,帮助谋划确定重点发展产业,引入相关企业,推进资金和技术结合,开展扶贫样板建设。指导建立多元化农村经营体系,推进农民与企业形成稳固的利益联结体,使其步入良性发展道路。
4.服务山区综合开发行动
以服务太行山、燕山两山生态经济建设为目的,以保护生态、改善生态为前提,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方向,以发展果树、蔬菜、杂粮、甘薯、中药材、食用菌等为切入点,开展沟域经济服务,发展山区现代农业;创新扶贫开发、乡村旅游、生态建设的内涵,建立综合发展示范区。借助环首都农业科技示范带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加强京津冀三地的农业科技合作,加快京津成熟、先进、适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在河北落地转化及示范推广,建设京津农副产品供应保障基地。
5.服务乡村旅游行动
针对不同区域的区位优势与特色,挖掘农业多功能性,拓展农业的文化内涵,开展集种植、采摘、休闲、观光、体验、科普、养生健身于一体的休闲旅游农业基地建设;促进建立城乡依存互动、人与自然和谐、生态与发展相容、可持续、高效益的生产生活新方式和新模式。
围绕生态文明、农民老龄化、新型经营主体、现代农业发展方面的问题,开展“三农”发展战略研究。围绕迫切需求,开展技术经济、产业经济、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农业产业园区规划咨询等研究,推动特色实景样板建设和管理模式建设。
四、实施策略
转变创新的组织方式,进行创新资源的优化配制,构建一所多中心和跨所联合组建中心的创新体系格局。在研究方向上,全院在做精做优传统专业的同时,顺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做到定位清晰、适应发展。
为了保障多中心格局下主攻方向不散和各学科之间有机结合或配合,以学术引领为主线,从宏观上探索对全院的研究领域实行学科群管理,设立如下四个群:
1.遗传育种与耕作栽培学科群 主要使命:提升“种质资源创新”,做强“遗传育种”,补强“耕作栽培”。
2.资源环境与植物保护学科群 主要使命:提升“植物保护”,拓展“资源环境”、创新农业及农产品的安全生产模式。
3.农业及农产品功能挖掘与拓展学科群 主要使命:成立“农业与医学结合研究中心”、“农产品综合利用研究中心”,全面提升对农产品及农业生产系统的分析测试能力和对农产品进行深度利用的研究能力,在更高层次上推动实现对传统农产品加工研究的超越,挖掘农业更多更大的价值。
4.农业信息与大数据研究应用学科群 主要使命:创新农业信息资源的形成方式或模式,以全球大视野搜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构建服务全院和同领域的农业信息大数据平台,推进信息技术与遗传育种、耕作栽培、植保、资源高效利用、农产品加工及流通管理的深度融合。
五、保障措施
实现“十三五”发展规划目标,需在院党委的领导下全院上下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需各研究所高度重视、积极推进,需全院职工凝神聚力、拼搏奋斗。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规划实施
一是成立“十三五”规划实施领导小组,由院主要领导任组长,院机关相关处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主要职责是规划的实施、督导与完善。二是各研究所在本规划框架下,按照“培育优势、拓展领域、开放合作”的原则,推倒围墙、打通学术孤岛,以“一所多中心”的管理框架,确定主攻方向与重点,制定本所的“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或方案。三是强化规划的约束或指导作用,在确立院有主动权的科技项目和平台建设项目时,需以“规划”为主要指导依据。
(二)完善制度建设,创新运行机制
积极适应农业科技发展的新形势、顺应国家和省对科技创新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转变管理方式,提高服务水平,通过完善制度,创造更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科研环境:一是完善项目管理制度,以需求为导向,凝练工作重点,加强对外合作,提高创新效能;二是顺应财务管理的新要求,充实财务管理力量,加强科技人员培训,提高财务预算水平和执行能力;三是规范仪器设备设施等国有资产管理,完善共享机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四是创新评价机制,完善激励政策,营造尊重创新、鼓励创造的良好氛围。
(三)改进人才环境,完善用人机制
按照国家倡导的“扩大科研院所自主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的财务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实行更加有利于创新创造的分配政策。从全院角度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科学配置人才梯队,为领军人才和创新队伍发挥作用创造更大空间:一是建立根据研究领域配备创新团队、依据任务需求配置经费、比较人员及经费投入与产出进行绩效考核,推进科研方向的稳定性、特色化。二是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和奖励体系,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和脱颖而出。三是多渠道提高人才待遇,探索低职高聘制度,提升全院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四是提高科研助理的待遇,使其收入不低于正式职工的同等级水平,提供与正式职工同样的职称进晋机会。五是用好科研项目劳务费预算提升的政策,探索积极的“项目聘人”的用人新机制,突破人才编制瓶颈,推进项目-人才-产出间的良性互动和循环,提升科技创新团队的活力与创造力。
(四)规范平台建设,提高利用效率
推进专业化、系统化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功能、完善布局,提升科研与科技服务的保障能力,推动形成科研平台和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服务管理模式,满足科技创新全过程的需求:一是建成主要专业的实验室、试验站、示范基地三位一体的科学研究支撑服务体系;二是建成10个左右专业性科研平台,逐步整合现有的各级平台资源,打造成与研究领域相配套的专业化系统化平台,在农田节水、旱作农业、作物种质资源管理与创新、生物技术育种、农产品成分检测与质量安全管理、有害生物防控、滨海农业、农业大数据与信息化等领域,建成特色鲜明、国内先进的专业平台;三是完善仪器设备设施的配置,重点解决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系统性、试验站功能综合性、示范基地的智能化建设等问题;四是加强“建、管、用”的综合管理,进一步开展设备功能的开发研究、共享机制研究,减少重复建设,进一步提高科技资源利用率和支撑服务的水平。
(五)加大开放力度,提高合作水平
瞄准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前沿,特别是农业上实行适度规模经营的国家,围绕我省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需求,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进一步提升我院科技创新工作的国际化水平:一是加强国际合作的科学规划和顶层设计,有计划地培育和储备一批有竞争力的国际合作项目;二是吸引世界一流人才来我院工作,建立国外专家及海外华人专家数据库,根据需求引进技术和人才;三是是推动建立中外联合实验室,支持开展国际合作研究,鼓励科技人员出国开展研究或进修;五是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动技术和产品的引进与走出去。
(六)优化学术环境,规范科研行为
一是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道德教育,将院训、农科院精神、“四讲”行为准则和“六不”职业操守,内化成实际行动。二是加强学术交流,进一步完善院所两级学术会报告会制度,努力营造活跃的学术氛围。三是完善学术评价和监督体系,建立严谨的科技成果(品种、产品、专利、论文、科学报告等)审查、登记制度。四是实行科研诚信制度,建立诚信检索平台,把科技信用档案作为申请项目、职务聘任和职称评定的审核依据;五是加强学术智库建设,发挥学术委员会和各挂靠学会的参谋咨询作用。
“十三五”将是我国、我省农业发展的重要变革期,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院要在院党委的领导下,抓住机遇,团结奋进,早日把我院建设成总体水平国内一流、某些领域国际先进的农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