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2017年我省科技创新“成绩单”,一连串数字让人倍感振奋: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新增1079家,增量之大前所未有;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1.34万家,增势之强前所未有;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超1/3,增速之快前所未有;技术交易额增长超60%,增幅之高前所未有。
进入新时代,我省科技发展也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加速补齐创新短板,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省科技厅相关责任人表示,将紧扣创新竞进、协同融合、改革开放、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改善民生、优化环境,聚焦六领域科技创新集中发力。
以更大力度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筹办北京冬奥会,是全省发展的三件大事。如何推动协同创新向深度广度拓展?
“中关村是我国科技创新的一面旗帜,它的品牌号召力和其附着的无形资源,让众多创业者们心向往之。”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突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功能定位,我省将加强与中关村、滨海新区等创新源头的对接协作,加快构建一批共建创新联盟,吸引更多科技成果到我省孵化转化。
设立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把大事办好,我省将积极争取国家实验室、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在新区布局,支持国家技术转移(雄安)中心、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等建设,积极创建雄安(石保廊)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为北京冬奥会注入“科技味儿”,我省将启动实施科技冬奥智慧崇礼行动,围绕环境、生态、气象、安保、基础设施等开展应用研发,布局一批科技示范工程;在冰雪运动装备、可穿戴设备、新型材料、虚拟现实等方面加强研发应用。
此外,我省还将深入落实《河北·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预计到今年底,技术交易额将占全省1/4以上;同时,扎实推进环首都农业科技示范带建设,培育高水平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100家以上。
以更大力度支撑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渴求、需求、追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贯彻新发展理念,如何提升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
“今年,我省将启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到2020年,两类企业数量要比2016年翻一番。”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实现目标,我省将进一步做好入库培育、专利供给、申报认定、优惠政策等环节精准服务,同时,加快培育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增强外向型服务企业竞争力。
加快推进产业创新,我省将围绕培育太赫兹、超材料、石墨烯、可穿戴设备等先导产业,发展大数据与物联网、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绿色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健康等新兴产业,全链条设计、一体化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实施。
同时,我省还将深入实施高新区提档升级工程,发展壮大创新型产业集群;加强专业化市场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建设,发展区域性行业性技术交易市场,打造集展示交易转化服务“四位一体”的国际化平台。
“前不久,我省刚出台了《支持中央驻冀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把政策落到实处,今年将建立完善科技军民融合工作推进机制,研究制定实施科技创新军民融合行动计划。
以更大力度推动创新能力提升
过去一年,尽管我省科技创新成效显著,但短板也不应忽视: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科技创新环境指数、科技人力资源指数、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站在这些“队伍”里,我省位次并不靠前。
补短板、破瓶颈,我省科技创新如何实现跨越赶超?
按照国家创新平台基地调整方向,我省将优化整合省级创新平台,围绕到2020年达到1800家的目标,进一步细化年度培育计划,促进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提质增量。
“新型研发机构以市场化为导向、以产业需求为目标,采取企业化运作、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的模式,具有很强的自我发展活力。”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抓好20个省级试点,在有关政策、项目资金、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到2020年力争全省发展到100家。
加快原始创新,促进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与产业化对接融通发展,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切实增强创新源头供给,我省将依托重点学科、领军人才,在前沿技术、优势基础研究领域,安排50个重点项目予以支持。
科技创新,关键在人。今年,我省将持续推进科技英才“双百双千”工程,组织开展京津冀创新创业人才集训营、首都科技人才河北行等活动,加强国际科技人才合作交流,壮大基础研究人才队伍。
以更大力度促进民生改善
省委九届六次全会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转型升级、补齐民生短板、优化营商环境“六场硬仗”。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我省科技创新将突出4项“服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突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我省将加强种质资源创制及育种技术创新,重点支持智慧农机等关键技术研发,深入实施渤海粮仓等科技示范工程,“今年,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将稳定在98%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预计达58%。”
突出服务精准脱贫,我省将设立科技脱贫专项,加快培育特色产业,促进深度贫困村村民稳定增收。同时,继续选派1000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全省206个深度贫困村,成为助其精准脱贫的“生力军”。
围绕老百姓关心的“蓝天”“碧水”“净土”,我省将突出服务污染防治,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固废资源化等创新研发与应用,推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
此外,我省还将突出服务民生短板,加快推进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加强诊疗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快老龄化服务关键技术和康复辅助产品等研发与示范应用。
以更大力度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今年纳入全省“九项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围绕科技计划管理、科技人才引进培养、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等,今年,我省将亮出一批科技改革“实招”。
“今年改革的重点是优化科技投入结构,大幅提升财政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益。”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改变项目资金的投入方式,完善科研经费管理使用机制,不断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质量,“我们要以刀刃向内的精神,加大对财政科技资金投入使用管理的改革力度,集中解决项目资金使用小而散的问题,进一步建立财政科技资金引导多元化投入的新机制。”
同时,我省还将提高后补助资金使用比例,加大科技创新券使用推广力度,扩大我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规模,争取新设引导基金子基金10支,引导更多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向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融资对接活动。
以更大力度打造创新创业“升级版”
如何打造创新创业的“升级版”?在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看来,就是要以高端化、生态化、融通化、国际化为方向,通过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活力、上水平。
“今年,我省将实施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倍增计划。”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完善全链条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促进硬科技和软服务相结合,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同时,借助科技活动周、专利周、创新创业大赛等品牌活动的影响力,全面激发我省创新创业活力。”
知识产权是助推企业拼抢市场的“护身符”。今年,我省将重点组织100家企业开展《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认证,实施一批专利导航项目,培育20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加大专利申请服务和资助力度。年内力争专利申请量增长10%以上,全省授权发明专利达到5600件。
此外,我省还将扎实推进科技会商工作;支持石家庄、唐山、秦皇岛率先获批国家创新型城市;启动实施县域创新驱动发展跃升计划,年内省级创新型县(市、区)试点达到3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