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河北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 内容

河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发展“十三五”规划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9-02-01 15:41:20
       一、基础和形势
       (一)现实基础
       “十二五”期间,全省新闻出版广电系统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锐意进取,顽强拼搏,舆论引导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安全播出能力、产业竞争能力和改革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为今后5年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宣传引导水平持续提升。围绕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大主题,推出了“中国梦•赶考行”“善行河北”等一批有深度的新闻报道精品。深入贯彻“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成功开展了多项大型新闻采访活动。对上报道和对外宣传不断加强,树立了河北良好的外部形象。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显著增强。
       ——文艺精品创作成果显著。优秀出版物《山生》《齐如山文集》获得国家级奖项。广播电视品牌节目《中华好诗词》《燕赵传奇》《德化人生》等获得广泛的社会影响。以《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先遣连》等为代表,推出了一批具有河北特色、燕赵风骨,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优秀影视作品,创造了国内影视界的“河北现象”。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序推进。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农家书屋和20户以下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在全国率先完成县城数字影院建设任务,实现了每个县城至少拥有一座数字影院的目标。累计放映公益电影近300万场,确保了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全省城乡居民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看电影的基本需求得到有效保障。
       ——技术体系升级步伐明显加快。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为引领,推动实施了新闻出版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启动了全省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完成了全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的模数整转。河北电台广播中心、河北电视台电视中心总体数字化率均达到96%以上。三网融合集成播控平台建成并开始运营。现有装备体系对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事业产业的支撑能力显著提高。
       ——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全省产值超亿元的印刷企业达到36家,国家绿色印刷资质认证企业达到5家。整合原有资源组建完成的河北影视集团、河北长城传媒集团、冀广传媒集团等大型市场主体均已进入实质运营。以IPTV为代表的新媒体产业快速发展。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控股的北洋传媒上市方案顺利通过国家审查并获得批复。全省新闻出版广电产业集约化、多元化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
       截至2015年底,全省报纸年出版量为15.14亿份,期刊年出版量为4816万册,图书年出版量为21088万册。全省共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电视台150座。拥有中波发射台31座,调频电视发射台410座,专用微波传送线路1612.5公里,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180864.86公里,全省广播和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9.35%和99.27%。全省共有商业电影院线24条,影院268个,银幕922块。全省新闻出版广电系统拥有固定资产5319492.98万元,实现年创收9141755.21万元。
       (二)面临形势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和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新闻出版广电系统指明了新时期的重要遵循和工作方向。党中央、国务院陆续出台《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省委、省政府陆续出台《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实施意见》,对新闻出版广电领域在“十三五”时期开展传媒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统筹推进“两个文明”建设以及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等各个环节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中央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部署,为我省扩大对外开放、聚集国内外先进要素搭建了更高更大的平台,也为我省新闻出版广电领域对标先进、实现跨越赶超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工作目标,围绕实现“转型升级”所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也对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事业产业加快发展寄予了新的、更高的期望。
       经过长期建设积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我省新闻出版广电事业产业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为今后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但从自身发展实际来看,也还存在一些明显的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媒体传播力、影响力和行业整体实力与我省经济总量还不匹配,跟国内先进地区相比存在明显差距;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还不能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城乡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制约行业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发展观念、经营理念、管理方式、运行机制等方面与行业发展趋势还不完全适应。尽快有效化解这些矛盾和问题,已经成为全省新闻出版广电领域在“十三五”时期的当务之急。我们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补齐短板。必须进一步增强跨越赶超的信心和决心,努力开创全省新闻出版广电事业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和工作大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科技和人才为支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融合发展为重点,着力提升媒体传播能力、舆论引导能力、精品生产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努力实现提质增效、做大做强,推动全省新闻出版广电事业产业实现协调快速发展,充分发挥意识形态领域主力军作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为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作出应有贡献。
       (二)主要目标
       到“十三五”末,新闻出版广电主流媒体作用更加突出,媒体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和舆论引导能力显著增强,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初步形成;公共服务内容和手段更加丰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艺创作更加繁荣,内容产品更加丰富,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文艺精品不断涌现;产业转型升级增速,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行业实力和竞争力快速提升,服务中心、服务全局的能力显著增强,整体发展水平跻身国内先进行列。
       1.媒体建设和新闻舆论。新闻出版数字化转型和融合发展取得突破,广播电视全媒体数字平台搭建完成,面向互联网的传播能力显著增强,新闻采编流程实现重构再造,媒体融合发展的业务模式基本形成。省级主流新闻媒体权威性显著增强,面向不同受众、不同渠道的影响力显著提升,媒体综合实力进入国内先进行列。
       2.内容生产和精品创作。到2020年,形成3-5个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的图书品牌,有15-20种出版物获得国家级奖项。有4-5种报纸、2-3种期刊进入全国百强。“十三五”期间,每年推出2-3档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广播电视节目或品牌活动。每年至少生产1部在国内主流院线放映,且具有较高票房收入的电影。每年至少生产1-2部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或在国内省级卫视频道热播的电视剧,取得较好的收视率和较强的社会反响。
       3.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公共服务保障。到2020年,省内全民综合阅读率达到80%,实现年人均图书阅读量5册。农家书屋年均新增出版物60种。全省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建成,地面无线广播电视全面实现数字化播出。依托国家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全省农村地区高质量广播电视户户通。全省应急广播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全省城乡群众在读书看报、收听广播、观看电视、观赏电影等方面所获得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水平全面达到或超过国家确定的指导标准。
       4.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产业发展。到2020年,全省新闻出版产业年营业收入超过1300亿元,年均增幅达到9%以上,利润总额突破100亿元,年均增幅达到7%以上。全省广播电视年创收超过90亿元,年增幅达到8%以上。全省电影票房年收入达到15亿元,年均增幅达到10%以上。培育3-4家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经营的新型现代传媒集团,推动1-2家国有新闻出版广电经营实体实现上市融资。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新型主流媒体建设,巩固宣传舆论阵地
       1.履行媒体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牢记“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职责和使命,切实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自觉唱响主旋律,主动传播正能量,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增强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增强全省人民的向心力凝聚力,推动形成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牢牢掌握舆论引导的话语权,旗帜鲜明、守好阵地,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将主流媒体打造成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2.创新新闻舆论工作方式。坚持新闻立报、新闻立台,着力加强采编播能力建设,提高新闻报道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快速反应时效性和权威性。围绕增强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文化认同,准确把握新闻宣传的时度效规律和要求,有效提高宣传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亲和力。进一步加强报纸、杂志、频率、频道专业化、品牌化建设,着力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加强与国内主流媒体特别是京津媒体的交流合作,建立完善京津冀协同报道机制。巩固现有境外传播渠道,拓展新的交流合作平台,积极树立河北良好的对外形象。坚持“三贴近”,深化“走转改”,积极推动新闻宣传理念、内容、形式、手段和方法的创新,进一步做大做强正面宣传,有效改进和加强形势宣传、主题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对外宣传,不断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3.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立足传统优势,强化互联网思维,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优势互补。积极探索传统媒体内部组织结构的重构再造,推进媒体资源聚合、生产流动融合、采编力量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的共享融通,形成一体化的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体制,逐步建立顺畅高效、适应市场竞争和一体化发展的内部运行机制。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和研发,将技术建设和内容建设相互融合,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互动化趋势,把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向网络空间延伸,不断巩固和扩大新闻宣传阵地,有效提升主流媒体在网络空间的话语权。着力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整合省级传统媒体,建设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传媒集团。
       (二)扩大优秀内容产品生产,繁荣社会主义文艺
       1.加强创作引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大力提倡深入实践、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的创作理念,推动内容产品创作生产繁荣兴盛,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突出价值引领,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反映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作品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完善出版物、影视剧、广播电视节目等创作生产的立项、采购、评审标准,完善内容产品推介传播等环节的评估标准,把票房收入、收视率、收听率、点击率、发行量等量化指标,与专家评价和群众认可统一起来,把服务群众和引领群众结合起来。提倡讲品位、讲格调的创作风尚,引导文艺创作和内容生产克服浮躁,坚决抵制趋利媚俗之风。
       2.加强数字内容建设。以数字化技术为先导,推动内容创作生产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媒体有机融合,满足当代受众对内容产品多渠道传输、多平台展示、多终端推送的现实需求。整合传统内容资源,加强数字出版资源库建设和广播影视媒资管理系统建设,通过存储、编目和检索等数字化加工,实现海量内容资源的重复利用和多种产品形态的发布。增加数字内容产品供给,大力发展数字出版创作生产。顺应互联网移动化、社交化、互动化趋势,创新数字内容服务方式,积极探索以“互联网+数字内容”为核心的运营创新。扶持鼓励网络文学、网络广播、网络剧、微电影等新兴文艺类型的创作生产,促进传统文艺与网络文艺创新融合,推动网络文艺繁荣发展。
       3.大力实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精品工程。牢固树立精品意识,从选题策划、编辑制作、发行放映等环节入手,在设施、资金、人才、宣传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不断完善精品创作奖励机制,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重点打造一批优秀广播电视品牌栏目、影视剧、广播剧、纪录片、公益广告和出版物,努力形成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创作生产的“高峰”。继续实施冀版精品出版工程,充实精品出版工程选题库,落实完善《冀版优秀原创文艺作品评选办法》,进一步扩大精品图书生产。实施广播电视品牌工程,在现有《992大家帮》《燕赵传奇》《中华好诗词》《炫动中国风》等品牌栏目基础上,不断加强创意研发,继续推出一批定位精准、质量一流,既叫好、又叫座的品牌频率频道、品牌节目,打响河北广电原创品牌。扩大优秀影视剧创作生产,坚持导向为魂,内容为王,剧作为本,继续推出一批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河北特色、燕赵风骨的影视剧,进一步扩大“河北现象”影响力。
       (三)加强新技术应用,构建现代传播体系
       1.加快新闻出版数字化升级步伐。支持和引导新闻出版企业不断提升技术装备水平,逐步实现出版资源的知识结构化、信息碎片化、呈现精细化,逐步实现数字环境下出版业务流程再造,支撑新闻出版企业版权运营多元化,实现对版权资产管理的精细化。推广《中国出版物在线信息交换(CNONIX)》《多媒体印刷读物(MPR)》等新型国家标准的普及应用,逐步实现图书产品数据信息一次加工制作、多次开发利用的目标,逐步实现从单一产品形态向多媒体、复合出版产品形态,从产品提供向内容服务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2.加快广播影视装备体系改造升级步伐。以高清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全媒体化为发展方向,加快广播电视制播体系改造升级。加快传统标清电视系统的升级改造步伐,力争到2020年省级台全部实现高清化制播,市级台基本具备高清制播能力。加快推进广电网络双向化、宽带化改造,全面提升业务承载能力。加快推进网络业务开发,积极发展高清电视、3D电视、互动电视等新业务新形态。加快实施国家《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省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基本建成,地面数字电视综合覆盖率基本达到现有模拟电视覆盖水平,地面模拟电视信号停止播出,地面电视实现由模拟到数字的战略转型。改造传统影院,积极发展巨幕电影、3D电影、4K电影、动感电影,提升电影视听质量和观感体验。以承办2022冬奥会为契机,积极推动张家口赛区下一代广播电视覆盖示范网建设,为赛事成功举办提供有效支撑。
       3.打造全媒体支撑平台。依托云计算、大数据、宽带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成果,优化、创新全媒体采编播存用制播流程,构建打造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全媒体网络化制播云平台。逐步整合省级电台、电视台等媒体资源,到2020年基本建成省级“中央厨房式”的全媒体数字平台,从根本上扭转现有传统媒体“单一渠道采集、封闭式生产、点对面单向传播”的运作模式,完成向“全媒体汇聚、共平台生产、多渠道分发”的新型制播方式转变,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发展,满足不同细分受众,覆盖电视、手机、PC等各类终端的立体传播体系。
       (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建设,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加大对实体书店的支持力度,鼓励一批有特色的实体书店,努力打造集阅读学习、展示交流、聚会休闲、创意生活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式文化消费场所。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推动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贫困地区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贫困地区县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制播能力提升、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建设二期、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等工程项目建设,统筹有线网络、直播卫星、地面数字电视等覆盖方式,为城乡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广播电视信号传输覆盖服务。推动应急广播体系建设,逐步形成统一协调、上下贯通、可管可控、综合覆盖的应急广播体系,打造基层政务信息发布、政策宣讲和灾害预警应急指挥平台。
       2.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推动农家书屋工程提效升级,完善出版物补充更新机制,建立“建管用”长效机制,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多样化阅读服务。倡导和开展全民阅读,推动“书香系列”评选和各类优秀出版物推荐活动,打造“书香河北”全民阅读品牌。拓展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进一步完善监管手段,改善农村群众观影条件,探索由室外放映向室内放映转变。鼓励开展送电影进社区、进学校、进厂矿企业、进军营等公益活动。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三农”出版物、少数民族出版物出版发行、农村题材文艺作品创作、广播电视涉农节目制作以及面向特殊人群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品供给。加强基层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服务能力建设,推动县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3.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和投入方式,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序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监测体系和评价机制,建立群众评价机制和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实现“单向输送”向“双向互动、供需对接”的合理转变。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数字化建设,推进直播卫星增值服务的应用试点,探索直播卫星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农家书屋等资源共享,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加强公共服务运行机构、人员队伍建设,逐步健全长效运行维护体系。
       (五)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壮大产业规模实力
       1.完善市场体系。加快培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多层次的要素市场,推动产权、版权、技术、人才等关键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有效利用。探索版权资产的经营开发,促进节目交换,提升节目价值。加快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积极拓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衍生产品市场,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良性循环和综合效益稳步增长。扩大消费市场,创新服务方式,丰富产品形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在严格遵守国家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引导非公有资本进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行业,支持业内小微企业特色化、专业化发展,构建开放多元的产业发展格局。推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与广播影视产业资源相结合,建立适合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行业特点,多样化、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加强行业自律、推动市场健康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推动产业升级。充分发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内容和渠道核心优势,大力发展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数字教育和网络广播、网络电视、IPTV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行业整体转型升级。实施印刷数字化工程,大力发展绿色印刷,快速、按需、高效、个性化数码印刷,综合运用标准约束、产业政策等多种手段淘汰落后产能。实施“互联网+”战略,推动传统广播影视产业和互联网深度融合,加快内容生产和广告经营重心结构调整,加快传统广电业务和功能扩容。积极推动“三网融合”,依托广播电视播出体系和传输网络,大力发展高清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手机电视、数字电视、回看点播、电视院线、宽带服务、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新兴业态。大力发展电影终端放映产业,鼓励省内外有实力的电影院线加快在全省城乡布局,通过有序竞争,刺激观影消费,扩大票房规模。
       3.实施项目带动。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的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谋划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支撑全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加快实现转型升级。着力推动河北•廊坊国家印装产业园、涿州影视基地文化生态产业园、长城网数据灾备中心暨运营型大数据中心、河北省互联网媒体中心、长城颐高电商产业园、河北省智慧城市多媒体联播网、IPTV增值服务及行业应用、广电网络双向化改造升级、中国民族美术图像数据库、基于CNONIX的图书联合发行与馆配服务平台、省级广电全媒体平台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加快实施,不断优化全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布局,提升规模化、集约化、多元化发展水平。
       (六)立足战略功能定位,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1.加强产业对接协作。深入贯彻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重大战略,主动打破行政区划思维束缚,坚持平等互利、优势互补,促进资源要素共享整合,积极推动京津冀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全方位对接和有机融合。以绿色印刷、数字印刷、按需印刷为重点,积极发展印刷产业;以电子商务和流通网络建设为重点,积极发展新闻出版流通和物流产业;以园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积极发展文化创意和影视剧制作服务产业;以新闻出版广电云平台建设为重点,积极发展现代传媒信息服务产业。立足我省“三区一基地”战略功能定位,充分利用京津资本、人才、技术和创新资源,努力培育我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相对京津两地的比较优势,通过错位发展,逐步形成与京津互为补充、互为支撑的产业格局。
       2.推动市场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强政策协调,共同构建统一开放、监管有序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市场体系。建立京津冀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三地内容资源共享和有效整合。建立京津冀一体化网络监管平台,逐步探索简化区域内跨省市行政审批手续。建立京津冀文化行政执法联动机制,共同打击侵权盗版、非法出版、乱播乱放等违法违规行为。建立京津冀新闻信息分享机制,实现三地在开展主体报道和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的协调联动。建立人才培训和交流合作机制,为人才有序流动创造良好环境。加强标准和规划衔接,与京津共同探索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服务投入、建设、运行、管理的新办法、新机制,逐步缩小我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与京津地区的差距。
       3.实现重点突破。积极推动《京津冀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协同创新战略框架协议》《京津冀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协同发展项目合作推进协议》等文件成果加紧落实,积极推动有线电视互联互通、网络广播电视台协同发展、电影院线合作、印刷委托书网上备案、人才交流培养等项目加快实施,推动京津冀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发展合作取得实效。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积极推动中国出版传媒融合发展基地(含中国出版博物馆、中国出版总部基地、中国民营出版产业基地、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等)等一批项目顺利落户河北。
       (七)加强监测监管,确保行业有序发展
       1.加强版权保护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版权保护力度,有效维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版权产业环境,增强市场主体创新创业动力。推进软件正版化长效机制建设。以版权产业为重点,加强媒体无形资产的保护和运用,努力提高版权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建立完善版权服务平台和版权交易平台,扶持版权代理、评估、质押、融资等活动,打造新型版权产业交易链。进一步加强对数字版权保护的研究,加大数字版权保护执法力度,加快构建数字出版网络监管系统,建设完善版权监管与保护平台。建立和强化数字版权保护的执法机制,加快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创新。为推动传统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数字化升级、发展新媒体、催生新业态提供战略支撑。
       2.加强行业监管体系建设。适应媒体融合发展方向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逐步建立完善符合媒体融合发展运管特征的监防体系,重点加强技术装备、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完善制播传输、安全管理、指挥调度、预警监测、应急处置等技术保障体系。建立完善印刷发行行业标准的信息管理系统,为行业监管提供实时数据和技术支撑。建立完善广播电视省、市、县三级监测体系,加强无线电信号流动监测能力,强化统一联动、上下贯通、分级负责的工作模式,全面提升广播影视融合传播体系安全防范水平,打造一体化的可信、可控、可管的广播电视网络信息安全体系,为保障安全播出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3.规范行业秩序。全面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工作。加快我省全民阅读立法,积极参与著作权法、广播电视法、广播电视传输保障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电影产业促进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立法工作。严格行政执法,切实加强播出秩序管理,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严厉打击乱播滥放、违规广告、非法出版、侵权盗版等违法违规行为。完善出版全流程监管机制,加强书号系统在线审读和出版舆情分析,完善网上书号实名申领平台建设和应用,实施音像电子出版物专用书号网络实名申领,规范和完善重大选题备案流程。加强对持有业务经营许可的广播电视节目、互联网电视节目、IPTV和网络音视频节目等的生产、传输和分发等环节的管控,保障“三网融合”环境下内容源的安全可靠。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实施
       进一步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动员各方面力量推动工作任务落实。全省新闻出版广电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把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纳入重点工作计划,研究提出具体工作举措,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各项工作开展。进一步解放思想,鼓励创新,以创新激发活力,破解制约事业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充分释放改革发展红利,为规划顺利实施创造有利条件。进一步完善规划实施与评估调整机制,对于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切实加强中期评估管理,强化中期评估结果运用,确保规划实施工作有序推进。
       (二)深化体制改革
       深入推进新闻出版广电领域改革,不断增强事业产业发展活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动新闻出版广电行政管理部门转变职能,更好发挥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有效履行好协调、监督、服务、维权等职责。推动“局台分离”,整合省级广播电视资源,着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深化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运行机制和制度体系。打造一批国有及国有控股大型骨干文化企业集团,鼓励符合条件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企业上市融资。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积极推进公益性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单位完善劳动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内部管理制度。完善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目标管理和考核机制,进一步增强工作主动性、积极性,激发活力和创造力。
       (三)加强政策扶持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扶持文化事业产业加快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对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制机制改革、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新技术新业态研发等重点项目给予土地、资金和税收优惠。对精品出版、重点题材影视剧、原创动画以及农村少儿题材影视节目的生产制作、发行放映给予资金、贴息和税收优惠。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机制,有效保障公益文化惠民工程、公益文化活动、基层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机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四)加强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以服务发展为导向的人才引进机制,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改变人才引进模式,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建立“柔性”引人引智和人才合理流动机制。建立健全以竞争择优为核心的人才选用机制,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推行专业技术人员首席制,推行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建立健全以务实有效为标准的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各类人才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参与终身学习。完善分类分级全员培训体系,建立长期性的继续教育制度。建立健全以绩效管理为重点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建立人才分类考核制度,拓宽人才评价渠道。建立健全以业绩贡献为尺度的人才激励约束机制,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规范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管理,对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特殊人才推行多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充分发挥人才队伍对事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上一篇:河北省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
下一篇:河北省名优产品和服务品牌培育“十三五”规划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