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河北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 内容

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8-09-29 11:28:05
       一、发展现状
       河北省装备制造业产品门类齐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涉及装备制造业的8个大类、61个中类、213个小类产品我省均有生产,共计3000多个品种,已形成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产业体系。“十二五”期间,我省装备制造业保持了高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1410亿元增加到2015年2668亿元,已成为制造业第一支柱产业。
       (一)基本情况
       截止2015年底,全省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4516家,职工88.12万人,实现主营业收入10337亿元,工业增加值2668亿元(占全省GDP 8.95%),实现利润651亿元,出口交货值426亿元,分别占全省工业的21.06%、23.72%、29.84%、26.12%,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装备制造业中居第10位。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企业119家,其中超百亿元企业5家。
       1.产业保持高速增长。“十二五”以来,全省装备制造业总体保持了较快增长,但呈现由高到低的运行态势。主营业务收入、工业增加值和实现利润年平均增速分别为14.9%、14%和11.8%,分别高于全省工业的6.35、4.23和4.63个百分点,增速为全省工业之首。2011—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都在14%以上,2014年以后增速降至10%以下。
       2.部分领域优势凸显。“十二五”期间,省委、省政府把装备制造业作为优先发展的产业,选择有比较优势的领域重点支持,不断推进其向高端化、智能化、特色化发展,形成了一批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企业和产品。中车唐山公司的高速动车组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长城汽车的皮卡和SUV、中信戴卡的汽车铝轮毂、中铁山桥的高速铁路道岔、中钢邢机的冶金轧辊、保定天威的高压输变电设备、中航华北航空的通用飞机、巨力的金属吊索具和唐山松下的焊接机器人等,均在国内外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同时,部分中小企业通过做强特色产品、做好细分市场,在农业机械、模具制造、纺织机械、环保设备等专用设备制造业和机床、阀门、轴承、紧固件等通用设备制造业中也形成了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专、精、特”小巨人企业和名牌优势产品。
       3.产业集聚明显加快。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快速崛起,注重龙头企业带动,形成了保定汽车零部件和输变电及新能源设备、唐山高速动车及轨道交通零部件产业集群;推动县域特色产业集聚发展,沧州管道管件、邯郸永年紧固件、邢台临西轴承、宁晋电线电缆、泊头黄骅汽车模具、东光纸箱机械、清河汽车摩托车零部件等特色产业集群,区域品牌效应进一步增强;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唐山、张家口、邯郸等国家级装备制造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初具规模,石家庄装备制造业基地加快发展。
       4.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十二五”期间,在汽车、轨道交通、电线电缆、机器人等领域组建了15个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截至2015年底,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共44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09个,其中国家级15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1个、企业院士工作站24个。80%以上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大中型企业普遍采用CAD、MES、CIMS、ERP等信息化工具和企业管理系统,提升了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两化”融合程度明显提高。
       5.合资合作成效明显。中信戴卡成功收购德国KSM铸造集团,使其由单纯的铝合金轮毂制造企业转化为拥有高端技术的汽车铝部件全球核心供应商;积极承接首都产业转移,北京现代第四工厂、北汽集团(华北)微车基地成功落户沧州。与兵装集团、中船重工、中车集团、中航工业等央企的战略合作进一步深化,促成了长安汽车定州基地、中航邢台中重卡、中车集团石家庄装备制造基地等一批重大装备项目落地或建成投产。
       (二)主要问题
       尽管我省装备制造业近年发展较快,但与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一是总体规模偏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居全国第10位,与排名第一的江苏省相比,仅占其19%;二是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少,2015年我省超百亿元装备制造企业仅有长城汽车、中信戴卡等5家,省级名牌产品308个,而江苏超百亿元装备制造企业家38家,省级名牌产品600个以上;三是整机占比偏低,大部分产业、产品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带动力强的整机产品少,2015年我省整机主营业务收入占全行业比重仅为31%;四是配套能力偏弱,产业集群优势不明显;五是高端产品不足,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装备产业化程度及保障能力不足,特别是航空航天装备、高精度数控机床、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等领域还存在较大差距;六是“两业”融合程度不高,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型制造发展缓慢,服务收入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中不足10%,效益贡献度偏低,制造与服务融合程度不高,生产型企业向生产服务型企业的转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三)面临形势
       从国际看,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增材制造(3D打印)、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
       从国内看,经济发展已进入以中高速增长为特征的“新常态”,经济发展思路向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装备制造业正在由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发展转变。为应对全球制造业格局的深度调整,国家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装备制造业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方向发展的思路,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从省内看,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北正在成为各方关注的区域、投资者青睐的热土,国内外先进要素将加速向我省聚集,一批重大工程和项目将加快实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政府可调控要素向装备制造业倾斜,为我省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与此同时,也面临一些现实困难。一是国际竞争持续加剧。发达国家实施工业4.0和再工业化战略,吸引高端制造不断回流,将继续对我省延伸产业链、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带来挑战。二是国内市场长期低迷。经济结构深度调整还将持续,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需求不足将对装备制造业扩规模、上水平形成制约。三是我省装备制造业正处于由传统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变的关键时期,面临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不如东部地区、要素成本高于西部地区的“双重挤压”,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难度增大。

       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势,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历史机遇,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为引领,以优化要素资源配置为助力,以推进智能制造为抓手,着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逐步实现“三个转型”,即由零部件加工配套为主向成套整机带动与零部件加工并重转型、由单纯的设备制造商向制造服务商转型、由规模扩张向创新发展转型。推进产业聚集,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强品牌建设,不断增强行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使装备制造成为我省的第一支柱产业。
       (二)基本原则
       坚持两化融合、创新发展。把创新驱动作为推动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引擎,整合创新资源,瞄准制约高端装备制造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建立网络化多层次的创新体系,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把两化深度融合作为战略制高点,全面推行智能制造、“互联网+”协同制造和服务型制造。不断提升企业全流程、产业全链条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坚持质量为先、绿色发展。把质量作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生命线,强质量、重品牌、建标准、保安全,从根本上促进装备制造业提质增效,提升水平和竞争力。推行与资源环境相统一的生产方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建设绿色循环低碳的现代装备制造业体系。
       坚持统筹规划、错位发展。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依托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突出差异化发展,构建产业发展与主体功能定位相适应的产业发展格局。环京津地区主要发展高端装备,京广沿线主要承接高端装备制造环节转移,沿海地区重点发展重型和海洋工程装备,发挥特色优势,培育一批在细分市场中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专精特新“小巨人”。
       坚持龙头带动、集群发展。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通过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协作配套水平,实现整机带动性集群发展。发挥区域品牌的影响和带动作用,打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区域物流中心、交易中心,通过有效降低研发成本和交易成本,吸引同类型装备制造的中小企业集聚发展。
       (三)发展目标
       1.产业规模。到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工业增加值达到4500亿元,年均增长11%左右,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5%,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达到1800亿元,比2015年翻一番。
       2.结构优化。到2020年,整机产品主营业务收入占装备制造业的比重由目前的31%提高到50%;高端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比由目前的33%提高到40%。培育1家主营业务收入超1000亿元企业,超100亿元企业10家以上,形成10个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500亿元的特色装备基地和产业集群。培育省级装备制造名牌产品500项以上。
       3.创新能力。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2%,其中重点骨干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比达到3%以上;力争建成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300家以上。
       4.两化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装备制造技术融合发展,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汽车、机床、工程机械等重点整机产品智能化水平明显提高;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70%以上,关键工序制造装备数控化率达到50%,建成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800个。

       三、发展重点
       (一)加快发展交通运输装备
       1.汽车及零部件
       传统汽车整车:开发应用节能、高效、减排、智能化技术,重点发展SUV、轿车等乘用车,稳步提升中小型客车、皮卡车、重型卡车等商用车的质量和档次。着力推进长城汽车扩能改造、北京现代沧州工厂、北汽集团(华北)微车基地等一批项目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省汽车产能达260万辆。
       新能源汽车:推进新能源汽车平台化、轻量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不断提升其动力性、安全性、可靠性及实用性,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密切跟踪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进展。武安银隆公司、石家庄中博汽车重点发展以钛酸锂电池为动力的城市公交车和其他乘用车,承德比亚迪、上汽唐客重点发展以磷酸铁锂电池为动力的大中型客车,保定长安客车重点发展纯电动轻型客车和城市物流车,清河御捷、邢台红星重点发展纯电动乘用车,保定长城在发展纯电动乘用车的同时,力争在混合动力汽车研发生产上取得突破。到2020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能达40万辆。
       专用汽车:不断提升专用车技术含量和服务功能,增加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重点发展自卸车、天然气储运改装车、高档商务改装车、新材料罐车及随车起重运输车等专用车产品,支持开发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施工工程车、旅居车、高速公路检修车、新型环卫车、油田作业车等高附加值产品。
       汽车零部件:不断增强汽车关键零部件的自主配套能力,完善产品品种,重点发展铝轮毂、制动器、驱动轴、安全气囊等关键零部件,加快高效节能发动机、自动变速箱、电动汽车高能量动力电池、高效电机及电控系统等高技术产品开发及应用。推进凯斯曼公司1.8万吨轻量化汽车零部件、长城汽车节能发动机、奈思韦欧熔汤锻造铝合金轮毂等项目建设。
       2.轨道交通装备
       立足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制造、检修和运维服务,依托中车唐山公司、中车石家庄公司,重点发展高速动车组、城轨列车、中低速磁悬浮城市轨道综合交通系统及现代有轨电车等高端产品,研发新一代绿色智能、高速重载轨道交通装备系统,加强铁路客车和货车产品技术升级;具备高速动车组系统集成、车体、转向架、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掌握动车组及客运列车技术;持续推进智能化、信息化、轻量化等技术研究,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
       3.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
       突破船舶修造与配套工程装备关键技术,掌握大型海洋设备集成化、智能化、模块化、系统优化等核心技术,加快海警用、旅游用、运输用等多种类海上平台产品研发,推进深远海浮式基地,海洋石油开采、储运,油气输送管线、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等装备产业化进程。加强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装备、海洋观测和监测设备的研发和创新,延伸船舶检修服务,提升船舶制造设计水平。以山船重工为龙头,重点发展多用途散货船、海洋风车安装船、油轮、化学品船、举力浮船坞、半潜式驳船等高技术船舶;推进航岛重工桁架式超大型海上平台基地项目建设。
       4.航空装备
       推进固定翼通用飞机、直升机以及军用、特种用途改装飞机、无人机等飞行器整机与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参与国产大飞机、支线客机项目零部件生产。开展航空装备关键零部件技术研究,重点突破航空螺旋桨、直升机动力部件、大型轴冷风机等关键技术。依托中航集团石飞公司,加快推进中航通飞华北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建设,完善通用飞机生产配套设施,推进公务、商务飞机的产业化、规模化;支持中航工业惠阳科技工业园、保定向阳航空科技装备产业园、中航工业柔性智能工艺装备研制中心、中航工业数控机床再制造及备件中心等项目建设,积极发展航空螺旋桨、直升机动力部件和轴流风机、航空专用装备、柔性工艺装备、航空电子航空材料等航空配套产业。争取在卫星、航天等领域研发上实现突破。
       (二)大力提升能源装备水平
       1.发电装备及零部件
       依托哈电集团秦皇岛公司重点发展百万千瓦核岛主设备、燃气轮机核心部件、核岛补水器和热交换器、核级泵、核级阀;依托河北宏润发展压力容器锻件、主管道锻件、主管道;依托石家庄阀门一厂、沧海管件、二十二冶精锻公司,发展核电专用阀门、核电管道、核电高温高压阀门锻件等核电装备及零部件。
       2.新能源设备
       依托国电联动保定公司、中航惠腾风电、科林电气、金风电控等企业,重点发展高参数、高可靠性兆瓦级以上大型风电设备,实现变频控制系统、高效高可靠性发电机、风电轴承、齿轮增速器、碳纤维叶片等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依托英利集团、晶龙集团等企业,重点发展高效太阳能电池应用产品和组件、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自动跟踪装置等太阳能发电系统。加快发展大型光伏地面电站及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系统集成及监测运维服务,支持光伏制造企业开展光伏电站设计、安装、运营等。推进保定新能源及能源设备产业基地、邢台国家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风帆产业园和新型储能蓄能等项目建设。
       3.输变电设备
       进一步提升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质量技术水平,提高绝缘成型件及套管、操作机构、直流场设备等关键设备和部件的规模化生产能力,推进智能电网设备发展,研发符合我国国情的农网电器设备。以天威保变为龙头,重点推进1000KV交流及±800KV直流特高压技术设备的创新升级,提升输变电设备成套能力,积极推进±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柔性节能输电、新能源成套设备、关键零部件、先进储能装置、智能电网及用户端设备等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依托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天威保变、英利集团、国电联动保定公司、风帆公司、保定四方等院校和企业,组建智能电网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进智能电网行业的技术进步。
       4.油气开采及储运装备
       加大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长冲程、低冲次、高可靠油气开采及储运装备的研制和开发力度,提高装备的智能化、自动化、集成化水平,开发大型特种石油钻机成套设备、大型列车移动式低温撬装钻机。依托新奥集团、廊坊富邦德等企业,重点发展煤制天然气、煤炭地下气化专用成套设备。推进廊坊开发区石油钻机和随钻智能测井车项目建设。
       (三)培育壮大智能装备产业
       1.机器人
       围绕汽车、机械、电子、危险品制造、国防军工、化工、轻工等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以及医疗健康、家庭服务、教育娱乐等服务机器人的应用需求,突破机器人本体、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与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集成设计制造等关键技术,促进机器人智能化、标准化、模块化生产。依托中信开诚、唐山开元、智通公司、保定金迪、云立方公司等企业,重点发展具有视觉、触觉、力觉的智能化新一代焊接、矿用抢险探测、搬运、装配人、建筑等工业机器人及机器人系统,用于特殊环境下军用、安防、巡检、排爆、环保、医护等特种机器人。
       2.高档数控机床
       围绕产业转型升级需求,重点发展精密、高速、高效、柔性数控机床、基础制造装备和集成制造系统,加快高档数控机床、增材制造(3D打印)等前沿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和应用。重点提升中高档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的自主配套能力,发展新一代功能部件和工量具,加快实现产业化。依托标正机床、恩希机床、精雕数控、冠雄数控、荣赫激光等企业,重点发展高档和专用数控机床、多轴联动加工中心、增材制造(3D打印)等智能化装备,提高数控装备的开放性和联网管理性能。加快推进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京津冀区域中心、沧州运河激光产业园等项目。
       (四)积极拓展工程及专用装备
       1.工程装备
       推动传统工程装备智能化、数字化、人性化,重点发展大型高驱动液力传动履带推土机、大型液压挖掘机、轮式装载机、智能大型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盾构机、大直径旋挖钻机、运架提设备(含运梁车、架桥车、提梁机)及隧道内外通用架桥机、大吨位起重机及市政施工专用设备等产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
       2.节能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装备
       满足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增效需求,提升高效锅炉自动化控制、低温烟气余热深度回收、非晶变压器、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等工业节能设备的技术水平。满足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需求,扩大高效电袋复合除尘器、空气净化器等大气污染防治设备、产品生产规模;加速膜材料和组件、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成套处理设备等水处理设备产业化;开发全防全控智能环境监管仪器系统。满足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提高资源产出率需求,扩大汽车、风机、汽轮机旋转轴等机械零部件再制造产量。支持河北先河环保、汉沽中康水务、河北亚太、同方川崎、固安迪诺斯等一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
       3.现代农业装备
       重点发展粮、棉、油、糖等育、耕、种、管、收、运、贮使用的农机装备,提高设备信息收集、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推进形成面向农业生产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依托中机美诺、石家庄农机、农哈哈、邢台一拖、河北苹乐、邯郸金狮、沧州永高等企业,重点发展大马力拖拉机,稻麦变量施肥播种机,大中型高地隙喷杆喷雾机,棉花、谷物高效智能收获机械,大型粮油加工成套设备,农副产品加工成套设备等。推进石家庄大型高效精密播种机、邯郸(宗申-白俄罗斯)大型高端农机、邢台一拖现代农业装备、河北英虎机械自走式玉米收获机、河北施耐特畜牧设备、河北德泰喷灌机、沧州市永高智能自动化养殖设备等项目建设。
       4.矿山采掘装备
       依托张煤机、石煤机、河北天择、冀东装备等企业,重点发展现代矿井可视化遥控高效掘进机和远程控制及监测系统、稀有金属深部开采技术与装备、大型移动破碎机、复杂薄煤层自动化综采成套技术与装备、地面瓦斯抽采欠平衡车装钻机、煤层气钻机车、综采刮板输送机、矿山采掘成套设备及大型移动破碎机等。推进张煤机装备产业园数字化矿山装备制造和试验基地、中冶京诚非公路矿用自卸车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
       5.食品包装设备及医疗器械
       依托河北欧美佳司、廊坊百冠、河北海贺胜利等企业,重点发展智能、环保、安全的食品、饮料加工及包装成套装备,数字化、网络化、环保型、智能型高端单张纸多色平版印刷、柔性版印刷、多色凹版卷筒料印刷装备。依托秦皇岛康泰、廊坊新奥博为,加强以物联网和3G、4G网络为支撑的移动医疗终端及远程智能医疗系统的研发和应用,重点开发可穿戴设备、医用机器人、远程医疗等移动医疗产品和智能医疗器械,研发新型影像设备、核磁共振、心脑电图监测、体外诊断、生化分析、高值医用耗材等高性能医学诊疗设备。
       (五)提升基础零部件产业水平
       围绕基础零部件产品上档、质量升级,不断加大相关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共性技术的研究应用。重点推进临西轴承、沧州管道管件、泊头模具、永年紧固件等基础零部件基地建设,加快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加大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表面处理、切削加工及特种加工工艺技术攻关力度。加快推进河北鼎邦高强度耐磨件、华冶科工集团大型构件及专用设备制造基地、河北涞博蜗轮蜗杆减速机及轴承生产、沙河亚星紧固件、中航工业军转民示范园、沧海重工高钢级耐腐蚀双金属复合管件制造项目建设。

       四、主要任务
       (一)加快创新体系建设,为行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支撑
       加快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参与京津冀协同创新体系建设,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组建一批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推动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促进高端装备产业化。充分发挥高端装备、工业机器人、轨道交通、汽车等15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在行业技术创新中的引领作用,瞄准制约行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关键工艺和高端产品实施集中攻关。在有条件的行业继续组建一批产业技术研发平台。鼓励企业研发机构不断提高研发能力,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或实验室。
       加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立足服务中小微企业,支持装备制造业比较集中的省级以上开发区、产业集群,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人才需求、成果转化、技术培训、项目对接等服务。依托互联网携手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共建众创、众设、众包服务平台。
       (二)实施“互联网+”工程,促进产业智能化建设
       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组织实施装备制造业云公共服务平台工程,鼓励装备制造企业与工业设计企业、电商企业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研发、设计、创新平台,实现研发、生产、销售和用户的协同,加强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联合攻关。组织实施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示范工程,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加快发展人工智能,培育发展新型智能装备和产品。支持生产企业利用互联网对接用户个性化需求,推进柔性化制造,鼓励互联网企业整合市场信息,为生产企业个性化定制提供服务。支持企业建立全产业链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整合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开展故障预警、远程维护、质量诊断、远程过程优化等在线增值服务,拓展产品价值空间,实现从制造向“制造+服务”的转型升级。
       (三)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加快推进产业集聚
       以长城汽车保定基地、北京现代沧州工厂等七大整车企业为龙头,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协作配套能力,建设保定、沧州、定州、清河等汽车零部件汽车基地和产业集群;以中车唐山公司为龙头,建设唐山动车城;以山船重工为龙头,建设秦皇岛船舶配套产业园;以邯郸银隆、石家庄中博为龙头,围绕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以张煤机、盾石等专用成套设备企业为龙头,建设专用设备零部件产业集群。
       推进产业集聚发展,重点建设邯郸冀南新区、石家庄栾城、张家口西山、保定大王店、沧州渤海新区等装备制造基地,发展一批重点产业集群。继续提升以临西轴承、永年紧固件、承德仪器仪表、泊头模具等特色产业集群的规模和水平。
       (四)努力提升产品质量,着力加强品牌建设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积极开展与行业高端和优势企业“对标行动”,围绕产品质量、技术装备、产品研发、节能降耗、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等方面关键指标,确定标杆、查找差距、改进提升,逐步缩小与同行业先进企业的差距。深入推广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精准生产、质量诊断、质量持续改进等先进生产管理模式,提高产业链整体质量水平。大力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质量检验、计量测试、技术标准、风险预警和咨询培训等方面的服务。完善标准化工作机制和标准研究、制定、推广体系,鼓励企业和科研单位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大中型企业基本建立企业标准体系,企业有标生产率保持在95%以上。
       引导企业制定品牌管理体系,围绕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和营销服务全过程,由产品代工向品牌塑造转变,形成“专精特新”竞争新优势。进一步推动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的注册、运用和保护工作,推进中小企业名牌培育,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区域特色制造业龙头品牌,形成一批美誉度高的河北名牌、中国知名品牌和世界知名产品。
       (五)加快推进“两业”融合,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
       推进装备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引导企业从产品供应商向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重点推进总集成、总承包及全生命周期运营服务,满足产品成套需求;推进产品个性化设计、市场动态预测等业务,提升产品功能和附加值;支持在汽车、工程机械等行业开展融资租赁服务,延伸产业链条,着力在产业链前后两端延伸上取得重大突破。
       实施现代制造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计划。结合国家级装备制造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选择一批规模比较大的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开展装备制造服务业集聚发展试点示范。完善提升开放式装备制造业研发设计服务体系、现代物流体系、职业培训体系,不断拓展装备制造服务功能。
       (六)坚持改革开放,开展国际、国内合作
       鼓励“走出去”。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机遇,借力国际产能合作,鼓励优势企业向境外发展。重点推进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成套设备制造等装备制造业龙头骨干企业,加强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央企及河钢集团、冀东发展集团合作,通过境外建厂、对外工程承包、与当地企业股权合作、设立产品代理机构等方式,带动河北装备及协作配套企业“走出去”。重点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跨国公司,鼓励装备制造优势企业在欧美发达国家设立技术和工程研发中心,在市场潜力大、产业配套强的国家设立生产、分销、运维中心,提高企业跨国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倒逼河北装备制造业升级,推动形成优进优出格局。
       坚持“引进来”。把引进来作为壮大我省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抓手。继续加强与德国西门子、日本松下、白俄罗斯明斯克、韩国现代等国际知名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合资合作,不断提升我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继续加强与兵装集团、中航集团、中船重工、中机集团等央企的合作,争取一批重大装备制造业项目建成投产或落地实施;继续加强与吉利汽车、比亚迪、珠海银隆等国内知名民企的合作,力促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上取得突破;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继续做好引技、引智工作,力争更多的京津科技成果在我省孵化、产业化。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由省政府主管领导牵头,省发展改革委、工信厅、科技厅、财政厅等相关部门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产业发展重大问题,切实推动规划贯彻落实。各地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协调机制,组织推进规划任务在本区域内的落实。相关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及时反映企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宣传政府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当好政府助手,做好企业参谋。
       (二)进一步简政放权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进一步下放项目管理权限。落实国务院企业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实施行政权力清单、监管清单制度,做到应放尽放,能简必简、宜宽则宽。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积极推进“多证合一”,进一步改进市场主体注册条件,完善网上申请注册登记功能,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三)建立人才引进机制
       着眼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推广聘请兼职教授、客座专家、星期天工程师、金融市长等人才引进方式,放宽外国专家来冀签证和永久居留条件。开展京津冀创业导师河北行行动计划,推动京津冀人才资质互认,支持京津高校在河北建立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吸引京津高端人才和团队到冀创新创业。对带技术、带成果、带项目在我省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国内外高层次领军人才及其创新创业团队,符合条件的优先纳入我省重点人才工程,给予项目资金支持。落实国家和我省工资福利政策,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分配办法,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作出突出贡献和短缺人才倾斜。
       (四)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
       加快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改革,将由省级以下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不涉及国家安全的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全部下放给承担单位;大力推进技术资本化、人才股份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河北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转让所得收益应按70%及以上的比例划归参与研发的科研人员及其团队,鼓励企业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创新人才给予股权或期权。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盈利后,可连续3-5年提取不高于30%的转化利润,用于奖励核心研发人员、团队成员及有重大贡献的科技管理人员。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公益性科研机构)在职科技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采取兼职兼薪方式创业或服务企业创新。支持在职科技人员离岗创业或到省内企业从事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加大政府对专利实施转化的奖励力度,对以优质发明专利投资入股或创办科技型企业的,按专利价值一定比例给予奖励。
       (五)加大政府可调控要素支持力度
       贯彻落实国家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各项政策,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整合省内现有各类财政性资金,创新支持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资装备制造重大项目,放大财政资金效应。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调整信贷结构,对重大装备制造项目在额度、期限、利率等方面予以倾斜,鼓励金融资本、股权投资基金及民间资本投向装备制造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用好各类债券、保险资金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继续完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政策,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构建全省再担保体系,开展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产品创新试点。建立政府与金融机构的对接合作机制,搭建银企对接合作平台。完善装备制造业首台(套)产品风险补偿机制,为重大成套设备开拓市场提供机制保障。优先将装备制造业重大项目列入省重点建设计划,在建设用地指标上给予倾斜。

上一篇:河北省石化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下一篇:河北省邮政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