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状与形势
(一)发展现状
1.行业规模实现快速增长
“十二五”末,全省邮政业业务总量完成131.5亿元,业务收入完成104.3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末的2.3倍和2.7倍。其中快递业务量完成5.49亿件,五年增长11倍,业务收入完成56.2亿元,五年增长3.7倍。石家庄、保定、廊坊等市快递业务量进入全国城市前50名;从业人员突破10万人,占全省服务业从业人员的0.7%;新增就业人数5.2万人,占全省新增就业人员的2%。邮政业基础性作用日益显现,为全省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2.邮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全省11个设区市邮政管理局顺利组建,行业依法治理能力明显提升。邮政企业法人体制调整到位,市、县级企业完成更名挂牌。设立了省局行政服务中心,简政放权取得明显成效,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快递行政许可工作全面优化,行政效率明显提高。编制了行政权力清单、审批后续监管事项清单、行政审批指导规范,按要求下放了有关职权。在全省建立了法律顾问制度。政务公开工作日益深入,执法监督不断强化,行政执法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和监管效能明显提升。邮政业“营改增”税制改革平稳实施。
3.行业发展环境更趋优化
邮政管理工作纳入政府工作体系,省、市两级政府均建立了促进行业发展的工作协调机制,行业进一步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河北省邮政条例》《河北省邮政业安全监督管理规定》深入实施。省政府《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顺利出台。行业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主体培育、寄递安全保障、“快递下乡”工程等工作纳入全省“十三五”规划纲要、省电子商务发展“十三五”规划、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规划。保障普遍服务、拓展服务网络、便利车辆通行、促进与关联产业协同发展、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等优惠政策相继出台。九部门联合建立健全寄递渠道安全体制机制,邮政管理部门与相关部门联合执法成为常态。省邮政业安全中心建设取得突破,行业发展安全平稳运行。
4.普遍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截至“十二五”末,872个空白乡镇补建局所全部开业运营,全省普遍服务邮政局所达2443处。村邮站建设纳入全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程”,建成村邮站20335个。建成便民服务站2.8万个,居全国第2位。实现邮件行政村直投到村、城市直投到户。邮政普遍服务标准得到落实。邮政机要通信实现安全事故零发生。邮政普遍服务满意度逐年提高。
5.快递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服务网络不断拓展,截至“十二五”期末,全省快递营业网点达6267处,快递服务网络县级和乡镇覆盖率分别为100%和93%。石家庄被列入国家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第一批试点城市,快递和电商融合发展实现新突破。自动化分拣设备、智能手持终端、移动客户端、智能快件箱加快推广,行业自动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快件延误率、损毁率、丢失率明显下降。快递时限准时率保持稳定,服务满意度稳步提高。
“十二五”期间,全省行业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但仍难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变化的服务需求。一是行业规模偏小,占全省GDP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河北经济大省的地位不相匹配。二是行业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现象比较突出;快递发展方式仍比较粗放,高端服务能力不强,同质化低价竞争现象严重,缺乏本土品牌企业。三是寄递安全基础仍显脆弱,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监管力量不足。
(二)发展形势
“十三五”时期,全省经济发展处于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提升质量效益、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窗口期。对于全省邮政业来讲,既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更面临着难得的机遇。
一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为全省邮政业带来新机遇。在新常态下,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网上购物方兴未艾,线上线下互动加快,将持续推动寄递业务发展。生产智能化、专业化逐步加深,邮政行业融入社会生产的产业链、供应链和服务链将进一步提速。关联产业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为业内企业实施“跟随发展”战略创造了条件。省委省政府着眼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调整产业结构,实施物流等8个重点行业三年推进计划,全省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等新产业、新业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全省邮政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二是经济发展新格局为全省邮政业厚植新优势。河北沿海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冀中南地区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正定新区、冀南新区等一批新的经济增长极迅速形成。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大县城”战略深入实施,全省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城镇化率超过50%。全省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0.5%。首都新机场开工建设、北京和张家口市联合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以及唐山成功申办世界园艺博览会,为加快邮政业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对外影响力、实现行业发展提供了新契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快递业发展,印发的《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为行业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打下了坚实政策基础。
三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全省邮政业增添新动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全面实施,第一次将河北全域纳入国家战略。协同发展战略将河北定位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为全省发展区域快递总部经济,实现集聚集约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对河北“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的定位,为全省邮政业明晰转型升级思路和路径、实现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而将河北定位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对行业服务“三农”、普惠城乡提出了更高要求。非首都功能疏解带来的产业转移和要素溢出,为全省邮政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力支撑。省委省政府签署的冀京“6+1”、冀津“4+1”合作协议,出台的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意见、贯彻落实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意见等文件,为邮政业发展带来诸多利好。
四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全省邮政业拓出新空间。我省区位优势独特,八省通衢,已基本建成联通内外、便捷高效的陆海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目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6333公里,高铁通达8个设区市,民航、港口吞吐量明显增长,行政村通油路(水泥路)率达100%。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的深入推进,我省将成为全国交通最为便捷、最为现代化的地区之一。全省多节点、网格状的公路交通网建设,有利于邮政业优化干线运输网络布局,提高转运效率。高效密集轨道交通和现代化航空枢纽建设,有利于改善邮(快)件运输组织方式,拓展运输通道,强化运输保障能力。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信息平台有利于邮政、快递与铁路、公路、民航在运输规范、业务流程和信息传递等方面的衔接协作。运输装备标准化和专业化水平大幅提升,有利于邮政业利用多式联运、甩挂运输等先进运输方式,提升运输效率。
五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全省邮政业提出新要求。我省农村面积广大,农村市场广阔,消费潜力巨大,但行业发展水平与群众服务需求存在明显差距,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任务繁重。全省邮政普遍服务亟需优化农村地区邮政网络建设布局,进一步均衡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方式,为保障农村地区用户需求,统筹城乡行业协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快递服务亟需完善农村物流配送网络,扩大服务覆盖范围和通达深度,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切实改善农村消费流通环境,在服务基层群众生产生活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根据国家邮政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安全的发展理念,以建设“五个邮政”为抓手,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以“互联网+邮政”为发展方向,推进行业供给侧改革,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市场主导,深化依法治邮,突出创新驱动,强化安全保障,为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提供有力支撑,全面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河北现代邮政业。
(二)基本思路
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始终坚持新的发展理念,促进行业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坚持创新协调发展:按照深化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坚持将创新发展作为主线,以“互联网+”为支撑,不断推进发展理念、体制机制、业务种类、服务模式、科技应用等创新,加快形成上下游有机衔接、大中小企业共同参与、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行业创新格局。统筹推进邮政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等产业协同发展。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有序承接京津物流功能和产业转移,优化发展空间布局,加快实现行业协同、融合、错位发展。
坚持绿色安全发展:坚持绿色兴业、绿色惠民,着力减少收寄、分拣、封发、运输、投递等各环节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全力促进行业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坚持安全为基,全力维护寄递渠道安全和用户信息安全,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强化红线意识,健全寄递安全制度体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提升信息科技应用水平,强化监管能力建设,构筑行业安全发展的坚实保障。
坚持开放共享发展:鼓励不同所有制资本在快递领域交叉持股。支持邮政企业与快递企业开展合作,合力提升行业服务能力和水平。支持邮政企业改善邮政普遍服务方式,推进网络资源开放共享,加快构建服务优质、高效便民、城乡一体、普惠共享的普遍服务体系。推动快递业深度融入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发挥快递业支撑电子商务主渠道作用,鼓励快递企业拓展服务领域,发展特色业务,创新服务模式,联通线上线下,发展便民利商新业态。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全省邮政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空间发展布局更加优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建成普惠城乡、技术先进、服务优质、安全高效、绿色节能的邮政和快递服务体系,形成覆盖全省、对接京津、辐射全国、联通国际的服务网络。建成全国现代邮政业重要集聚区和示范区。到2020年,邮政业务总量达到370亿元,年均增长23%;业务收入达到240亿元,年均增长18%。
具体目标:
1.普遍服务
设施布局:网点布局基本实现区域和城乡均等,邮政普遍服务网点总量不减少。每个乡镇至少有1个邮政普遍服务网点。乡及乡以下邮政网络及终端设施逐步完善。邮件处理中心等设施与综合交通体系的衔接更加顺畅。
服务功能:网络运营的集约化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实现邮政服务网点标准化、邮件处理自动化、运输配送综合化,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明显提高。多式联运和甩挂运输得到推广。包裹寄递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服务水平:邮政普遍服务全面达到服务标准。用户用邮更加便利,投递深度有效延伸。邮件全程寄递时限全面达标。邮件丢失损毁率明显下降。报刊投递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用户满意度稳步提高。
2.快递服务
产业规模:到2020年,快递业务量达到25亿件,年均增长35%;快递业务收入达到160亿元,年均增幅23%;从业人员突破15万,实现新增就业岗位9万个。
服务能力:快递服务网络乡镇覆盖率达100%,行政村快递通达率95%。市域同城快件、省内地市间快件均实现24小时投递,与省外重点城市间实现48小时送达。基本建成京津冀区域的当日达、次日达相结合的网络体系,送达准时率90%以上。企业实力明显增强,重点培育2家年业务收入超30亿、一批年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品牌快递企业。
服务质量:快递服务标准化、规范化程度显著提升。快递延误率、损毁率、丢失率明显降低。用户有效申诉率逐年下降,用户申诉处理满意率达到98%以上。快递服务满意度稳中有升。
3.科技水平
全省邮政业智能化、自动化加快推进。智能快件箱安装格口数达10万个。手持终端配备率达到100%。邮件、快件处理场所监控摄像头覆盖率达100%。运输车辆定位系统安装率超过95%,行驶记录仪安装率达100%。电子运单使用率占比50%以上。重点快递企业自动分拣设备配置率超过50%。新能源汽车行业保有量达30%以上。
4.行业安全
行业安全生产体系进一步健全,安全监管能力明显增强,企业主体责任全面强化,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邮政业安全生产设备配置规范等强制性标准得到有效落实。移动执法终端配置率达到100%。全面落实收寄验视、实名收寄制度,实现邮件快件100% 过机安检。不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寄递渠道安全事件。
三、重点任务
(一)提高普遍服务保障水平
加强邮政服务设施建设。制定邮政设施的布局和建设规划,与地方政府城乡规划有效衔接。完善邮政网络功能和布局,分区域、有重点地推进农村地区以及新型城镇化配套的邮政网点建设改造。进一步加强城镇居民住宅楼房信报箱建设。推动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商业写字楼、住宅小区等按规定设置邮件接收场所。创新村邮站建设模式,鼓励邮政企业探索邮政“三农”服务站、便民服务站、村邮站“三站合一”的长效建设运营机制。推动村邮站与行政村综合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电子商务村级服务点、益农信息社等服务设施对接建设。实现国际邮件互换局设立运营。在省内一、二级枢纽间完善优化干线邮路,在县域快递园区与乡镇间构建支线邮路。
推动邮政服务创新发展。推动邮政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内部管控,提高运营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快邮政企业做优做强寄递服务主业进程,促使邮政企业更好履行普遍服务义务。鼓励并支持邮政企业加快邮政小包等新业务发展,带动传统业务水平整体提升。推动邮政企业加强新业务质量管控,持续优化作业流程,缩短寄递时限,实现邮政企业服务快捷化、便利化。支持邮政企业完善信息管理系统,落实邮政业安全生产设备配置规范等强制性标准,健全信息采集标准和共享机制,提高邮件收寄、分拣、运输、投递等各环节的信息化、自动化和精准化水平,实现邮件信息溯源追查。加强运力资源投入,大力推广甩挂运输和多式联运,提升邮件运输集装化水平。
实现普遍服务普惠共享。引导邮政企业以客户为中心,推动投递深度向下延伸,加强农村地区业务覆盖。支持邮政企业加大对农村地区和边远地区运输、投递车辆及设备等投入,提升包裹末端投递能力。鼓励邮政企业加快农村邮政电商寄递网络建设,探索创新农村物流服务模式,开展农村农产品、快消品和生产资料的流通配送。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以燕山—太行山和黑龙港流域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为主战场,实施邮政服务脱贫攻坚工程。充分发挥乡镇邮政局所、村邮站等基础设施的作用,全力保障支撑贫困地区党报党刊发行投递、扶贫补助款项汇兑、爱心包裹寄递等工作。
促进网络资源开放共享。鼓励和支持邮政企业以民生需求为导向,整合乡镇局所、邮政“三农”服务站、便民服务站、村邮站等服务设施资源,搭载信息传递、物品流通、文化服务、金融服务、便民服务等各类代理业务,打造功能齐全、覆盖面广、服务优质的邮政现代化综合服务平台。鼓励邮政企业和快递企业建立合作机制,创新合作模式,开展设施共享、业务代理等合作,提高邮政基础设施利用效率。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利用村邮站、便民服务站等邮政网络资源代收代投快件。
(二)推动快递行业做大做强
优化发展空间布局。引导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下同)立足比较优势,明确行业发展重点,形成协同发展效应,努力构建“布局合理、特色明显、功能互补、区域联动”的格局。廊坊充分发挥毗邻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的优势,推进建立国家一级快递枢纽,吸引华北区域总部入驻,带动品牌企业设立仓储、集散、呼叫、数据和研发中心,形成产业集聚。石家庄、保定以在省级物流业集聚区开辟专区等方式,建立国家二级快递枢纽。依托石家庄正定机场,发挥快件监管中心的作用,畅通国际快件通道,支撑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积极推进圆通速递河北区域管理总部等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提升箱包、中药材、服装、农产品快递服务水平。唐山、秦皇岛、沧州、邯郸依托流通节点城市对外贸易通道和口岸优势,引进和扶持一批快递企业与跨境电商物流仓储中心进行业务对接,重点发展跨境快递业务,充分发挥曹妃甸、黄骅港综合保税区以及武安保税物流中心作用,用足用好保税等政策,发展面向东北亚国家和地区的跨境电商快递业务。衡水、邢台充分发挥交通运输通道、要素聚集地和专业市场优势,依托城际铁路,大力发展高铁快件及电商快递班列运输。以专业市场集群、大型展贸交易为载体,依托菜鸟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提升快递服务水平。积极发展羊绒、羊剪绒、童车、童装、乐器、皮草制品、医疗器械等特色产品的专业快递服务。张家口、承德着力推进行业服务向生态领域延伸。探索推动快递与旅游业协同发展。引导快递企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专业快递,着力构建环京津1小时鲜活农产品快递物流圈。依托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保障农村特色产品和消费品进入京津市场。
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以调结构、补短板、强服务为重点,努力增强快递发展内生动力。坚持开放发展,鼓励各类资本依法进入快递领域。支持企业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形成2家以上技术先进、网络健全、业务收入规模超过30亿元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快递企业。大力推进管理创新,开展民营快递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试点示范,引导企业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拓展产业协同空间,推动服务模式变革,加快企业向综合性快递物流运营商转型。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引导企业增强诚信意识和质量意识,提升服务整体水平。支持企业根据用户需求开展服务创新,拓展供应链管理、特殊物品寄递、零担物流、冷链快递等增值业务。鼓励企业推广自动化分拣、数据化处理、智能化服务等技术的应用,提升运营管理效率。引导企业参与石家庄、唐山国家级城市共同配送、物流标准化示范试点工作。健全行业服务标准体系,加强服务质量检测,降低快件延误率、损毁率、丢失率和投诉率。
完善服务网络建设。推动地方政府将快递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城乡快递服务网点、快件处理中心、智能快件箱等快递基础设施布局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支持国内、国际快递企业总部在我省设立直营机构。鼓励企业开展冷链运输项目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智能快件箱建设,支持企业在城市社区、写字楼、校园等区域合理布设智能快件箱,鼓励企业开展城乡自营网点标准化建设,切实提升末端投递效率。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快递物流园区建设。依托物流和流通节点城市,建设快递专业类物流园区、快件集散中心。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家一级快递枢纽1个、二级快递枢纽2个,11个设区市均建立快递专业物流园区。在省直管县、保定白沟、邢台清河、廊坊三河等发达特色专业市场及电子商务企业集中的县设立县域快递园区。重点推进廊坊华北快件分拨中心、白沟速通快递产业园、张家口空港物流园区、秦皇岛义乌商品城快递电商产业园、邢台电商快递产业园、保定快递物流中心、沧州物流快递园区、邯郸网商园等园区建设。在全省32个省级物流产业集聚区、15个电商产业园区内,推动加载仓储配送、多式联运、邮件和快件分拨等服务功能。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密快递城市网点,提高标准化水平,支持快递企业与机关、院校、连锁商业机构、便民服务设施、社区服务组织以及专业第三方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城市投递服务合作。依托全省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快递下乡”工程,完善农村地区服务网络,助力农村经济发展。鼓励快递企业整合农村物流资源,依托农家店、农村综合服务社、村邮站、农产品购销代办站、益农信息社等建立健全农村快递服务末端网络。支持快递企业与农业、供销、商贸企业加强合作,结合“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打造“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带动农村消费。引导快递企业开展农批对接、农超对接、农社对接、直供直销等快递服务,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快递,打造生鲜农产品流通新模式。引导快递企业完善农村地区网点建设标准和服务标准,加强服务监督。推广适合农村运输的车辆和专业化装卸设备,提升作业效率,减少快件损毁。鼓励有条件的快递企业在农村网点配置智能手持终端,纳入本企业信息化系统统一管理。积极参与全省“五个一批”行动计划,实施快递产业扶贫工程。鼓励企业与省内贫困地区建立劳务输出合作,增加贫困地区员工聘用比例,加大对贫困地区员工培训力度。鼓励快递大众创业,支持贫困地区员工返乡创业,结合本地实际开展特色产品电商和快递服务,带动当地贫困人口就业。
强化产业协同发展。促进快递业向上下游延伸,融入社会生产、流通与消费的产业链、供应链和服务链。充分发挥服务电子商务的主渠道作用,联通线上线下,实现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等产业协同发展。引导快递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发展体验经济、社区经济、逆向物流等便民利商新业态。支持快递企业加强与涉农电子商务企业深度合作,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构建农产品线上线下互动的服务网络,有效对接农产品市场(基地),拓展农产品、农资、农村消费品的流通加工、仓储配送等功能,服务产地直销、订单生产等农业生产新模式。推动企业服务“中国制造2025”战略,融入智能制造、个性化定制等制造业新领域。鼓励企业依托快递网络开展综合集成制造和分销配送。鼓励发展跨境电商快递业务,支持企业探索建立“海外仓”,带动商品和服务出口。
(三)高效衔接综合交通体系
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地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加强与铁路、公路、民航等运输企业合作,实施快件“上车、上飞机”工程,充分利用交通运输资源,强化运输保障能力。支持邮政企业在客运站点、交管站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引导企业利用农村客运站、货运场站、农村物流点等建立仓储场地、小型快递分拨中心和物流集散中心。结合石家庄、秦皇岛、邯郸、唐山、张家口等地机场的运营情况和承德、邢台、衡水等地机场的建设发展情况,完善航线网络和航空快件“绿色通道”,因地制宜发展快件航空运输。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推广农村“货运班线”、农村客运班车代运邮(快)件等服务模式。推动业内企业纳入汽车电子标识试点,提升运输智能化管理水平。在部分地区因地制宜发展水路邮件快件运输。
依托京津冀区域城际铁路建设,推动发展高铁快件和电商快递班列业务。协调在铁路枢纽配套建设车站快件绿色通道和快件装卸、仓储功能区,提高快件装卸、接驳机械化水平。强化安检合作,优化安检流程,实现快递禁限寄物品与铁路禁运品范围的有效衔接。
(四)助推京津冀邮政业协同发展
加强与京津两地邮政管理部门的协调联动,推动建立京津冀邮政业协同发展协调机制。强化与京津联防联控,推动建立京津冀三地执法协同联动机制。加强联合执法,探索整合执法力量,合力整治区域内流动违法行为。推动建立重大活动邮路安全保障体系和联合应急处置机制。协调做好区域行业专项规划衔接,推动建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机制,统筹规划建设京津冀区域邮政、快递基础设施。推进区域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共享开放。支持快递业在全国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建设中率先突破。围绕服务北京,充分利用北京对京冀共建物流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深化京津冀快递业对接合作,主动承接京津大型仓储、跨区分拨、城际配送、中转贸易等功能,推动在我省建设立足河北、服务京津、辐射全国的快递产业集聚区。
(五)推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推动落实国家鼓励节能减排、循环利用资源的优惠政策。强化科技支撑,推广环保技术材料和设施设备,加强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发挥企业的节能减排主体作用,切实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业务结构,引导企业走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绿色发展道路。
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使用可循环利用的包装材料以及可降解的物料辅料,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引导企业创新包装理念,优化生产流程,抑制过度、重复包装,加强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置管理。推广使用电子运单,有效降低材料消耗。引导邮政企业在机关单位开展邮件封套循环使用试点。
推进企业建筑围护结构、供热系统、采暖制冷系统、照明设备等符合建设节能强制性标准。引导企业推行低碳办公作业,对办公楼房、服务网点、分拨中心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
鼓励企业加强合作,实现运输资源合理优化配置。提高铁路运输比重,积极发展甩挂运输等先进组织模式,减少运输环节能源消耗。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大数据应用,优化车辆调度和运递路线,加快运输周转速度,提高运递效率,提升运输装载率。淘汰落后老旧车辆,支持新能源车辆在邮政、快递领域的应用,不断提高纯电动、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汽车应用比重。推动在有条件的邮政、快递营业及投递处理场所、邮(快)件处理中心、快递专业类物流园区配建充电桩(站)。鼓励封装容器“袋改箱”,加快标准化、绿色化装载工具的推广应用。
(六)提升行业安全监管效能
形成寄递安全监管合力。贯彻《邮政法》《反恐怖主义法》《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和九部门《关于加强邮件、快件寄递安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落实《邮政业安全生产设备配置规范》和《国家邮政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健全完善寄递渠道安全管理工作机制,稳步推进省、市两级邮政业安全中心建设。深入实施“绿盾工程”,发挥好各地寄递渠道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加强与综治部门的沟通协调,严格落实寄递渠道安全监管属地责任,强化跨部门协作配合,提升安全监管与应急处置能力。主动联合公安、国安、工商等部门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培训和执法行动,形成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协调公安、国安等部门依法严肃追究违规寄递用户的法律责任。联合相关部门做好寄递渠道禁毒、反恐、打击假冒侵权、“扫黄打非”等工作。开展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提高依法监管的能力和水平。加强与京津的安全监管协作,夯实区域内邮政业安全基础,保障寄递渠道安全。
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健全安全监管风险预警、应急处置、责任追溯、检查监督、执法处罚等规范化管理体系。建立舆情监测预警制度,做好省、市寄递安全热点舆论引导工作。督促企业严把收寄验视关,从源头上杜绝禁寄物品流入寄递渠道,严厉查处未经验视直接收寄行为。明确协议客户安全责任和交寄流程,实现安全协议应签尽签,确保协议客户安全管理全覆盖。严格落实《邮件、快件实名收寄实施办法》。开展安全专项培训,配置安全检测、应急处置等装备,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强化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安全专项整治。抓好全国“两会”、秦皇岛暑期等特殊敏感时期邮路安保工作。推动执法终端、智能感知、模式识别、智能控制等技术的应用。完善快递业安全监管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实时监控快递企业安全重点区域。健全信息采集标准和共享机制,实现快件信息溯源追查,依法严格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机制,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全面执行实名收寄、收寄验视和过机安检制度。加强企业安检能力建设,加快推进省、市级以上大型邮件、快件处理中心X光机配备到位。督促指导企业在营业场所、处理场地安装监控、消防、烟雾报警器等安全设备。鼓励企业强化安全科技信息化建设,加强技术创新和装备升级,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明确收寄、分拣、运输、投递等环节的安全要求。加强企业骨干人员专业培训及一线操作人员业务技能培训。
(七)加强行业治理体系建设
健全监管体制机制。完善监管体系,有序稳妥推进县级邮政管理机构建设。优化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程序,推行网上审批。简化企业分支机构、末端网点备案手续,提升服务效率。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健全消费者申诉和执法联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机制,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涉及用户权益、行业安全等重点领域的执法力度。强化省内执法协作,推进综合执法、联合执法。推进快递市场运行监测体系建设,加强对市场行为的风险监测分析。切实加强执法信息化建设,在全省推广使用移动执法系统,提高执法的效率和规范化水平。进一步发挥社会监督、舆论监督作用。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扎实履行行业信用管理职责,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推进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指导行业协会建立健全诚信制度体系,加强对本行业企业和从业人员诚实守信的教育引导,提高其自律意识。推动与河北省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强化对行业企业信息公开的监督检查,及时掌握行业企业的信用状况,并实行分类、分级的动态监管,对守信行业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和奖励,对严重违法失信行业企业实施多部门联合惩戒,真正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充分发挥信用监管的作用。推动京津冀快递企业信用信息共享互认,构建一体化企业信用信息监管体系。充分利用世界邮政日、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有利契机,广泛开展诚信主题活动,通过开展“最美快递员评选”等活动,树立行业诚信典型。
支持协会发挥作用。稳妥推进行业协会脱钩工作,建立健全省、市行业协会联动机制,促进行业协会成为依法设立、自主办会、服务为本、治理规范、行为自律的社会组织。积极构建与行业协会的新型合作关系,建立完善与行业协会的协商机制,加强对行业协会的指导和支持,及时研究解决行业协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支持协会发挥桥梁纽带、行业自律管理功能,在政策建议、标准拟定、从业规范、信用评级、统计调查、人才培训、咨询服务、信息发布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企业落实劳动合同制度的监督、指导。增强企业依法用工意识,加强对职工的人文关怀,切实保障职工权益,提高职工依法维权意识。引导企业和职工协商共事、效益共创、利益共享,及时有效预防和化解劳动关系矛盾。加大政策帮扶力度,引导行业转型升级,通过促进行业发展,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创造物质条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规划目标责任制和考核机制,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年度考核目标。建立重点任务台账,明确任务落实要点、工作要求、责任主体,强化指导、督查和考核,确保取得实效。健全省、市两级邮政业市场发展和维护市场秩序领导小组工作机制,推动完善信息通报和联系会商机制,及时解决邮政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强化规划政策解读和信息发布工作,加强规划宣传引导。强化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及时提出调整完善的意见和建议。
(二)推动依法治邮
适时修订《河北省邮政条例》《河北省邮政业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加快推进地市邮政地方立法工作。健全依法决策机制,确定重大决策范围,按照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依法决策。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对出现重大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和恶劣影响的,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健全完善法律顾问制度,发挥法律顾问在规划落实、决策制定、依法行政中的积极作用。加强行政决策落实监督,探索建立重大行政决策评估机制,确保决策落实到位。
(三)优化政策环境
全面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促进快递业发展的政策意见。积极推动地方政府设立扶持行业发展专项资金。争取省预算内投资和扶贫资金优先支持河北农村和贫困地区的邮政、快递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城市快递车辆运营管理,制定并实施城市配送汽车、电动三轮车等车辆管理办法。推动落实全省邮政、快递新能源汽车补贴资金兑补、车辆通行优惠政策。协调地方政府制定落实行业用地优惠保障政策。推动落实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转移对接企业税收收入分享办法,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享受省内跨地区经营总分支机构增值税汇总缴纳政策。推动对快递企业全面实行同一工商登记机关管辖范围内“一照多址”模式。推动建立跨境快件便捷通关通道,提高通关效率。支持和鼓励骨干快递企业申报国家物流标准化试点项目支持范畴。活跃企业融资,支持骨干快递企业通过银行贷款、引入保险资金、增资扩股、中外合并等途径筹集资金。落实省政府《关于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若干政策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协调有关部门运用财政、金融、税收、土地等政策手段支持邮政业发展。
(四)推进科技进步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业内骨干企业充分依托省内外科技创新平台,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对接合作,开展重点项目攻关和重大技术研发。推广使用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提升行业监管信息化和企业生产智能化水平。协调争取省内科技发展资金、产业发展资金,支持企业开展智能终端、自动分拣、机械化装卸、数据派单、智慧仓储等关键技术装备的应用。鼓励企业依托干线网络和配送中心,探索建立覆盖客户、车辆、货物、时时监控等信息的智能化配送服务网络。结合智慧城市建设,依托全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平台,加强大数据的研究应用,推进与上下游产业及相关部门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五)强化人才支撑
引导省内高等学校加强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等专业建设,支持职业院校开设快递相关专业。依托全省“巨人计划”“百人计划”和“三三三人才工程”平台,吸引行业领军人才、特殊人才、紧缺人才在我省开展创业创新等活动。探索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建立行业人才培训基地。支持业内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建立实训基地。支持从业人员参加相关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争取并落实相关补贴政策。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加强职业道德、业务技能和安全知识等培训,持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完善干部交流制度,扩宽交流渠道,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干部轮岗交流。加大干部队伍教育培训力度,优化教育形式和培训内容,促进队伍能力素质全面提升。
(六)提高党建水平
着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稳步推进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建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扎实做好党建工作,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纪律,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积极开展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因地制宜推进快递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坚定不移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强化教育监管和制度创新,完善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有效防治腐败。切实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综合运用舆论宣传、理论阐释、文化传播等途径,在全社会营造重视邮政业发展的良好氛围。